2030年:四大可预见趋势,将带动十大产业指数级增长

喳米 2022-01-11 12:07 6.89万
分享

20世纪90年代,发明家、未来学家雷·库茨维尔发现了一个规律:一旦技术变得数字化,或者一旦它被编辑为0和1的计算机代码,它就可以脱离摩尔定律的束缚,开始呈指数级加速发展。

现在,正在以这样的速度发展的技术包括:量子计算机、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生物技术、材料科学、区块链、物联网、3D打印机、AR/VR/脑机接口等等。

这些技术不是什么新兴技术了,除了隔三差五会给这个世界制造一些小惊喜外,显然已经无法带给我们更多新鲜感了。

但令人兴奋的是,以往独立发展的指数级技术已经开始与其他指数级技术融合起来,迸发出全新的力量。如果说单一的指数级技术发展,是对某个产业的颠覆性变革,那么几个指数级技术的融合将是摧毁性的,它将重塑未来世界的产业格局。

比如,飞行汽车,这个想法可以追溯到11世纪的印度史诗“飞行战车”,但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现在可以实现?可以量产?

这并不是某项技术的发展产物,也不是某个伟大发明家的作品,它覆盖了:机器学习,可以微秒之间处理大量数据,让工程师运行更复杂的飞行模拟;材料科学,有了足够轻、足够牢固的制作材料;3D打印技术,减少了飞行汽车的零部件数量同时降低时间成本;物联网,通过传感器获取大量信息进而增进机器学习;锂电池,降低汽车重量,并有足够动力抬升起飞,除此之外,还包括了全球定位、激光定位、智能设备等等的发展融合。

同时,随着苹果、华为、小米等手机巨头纷纷布局智能汽车领域,而特斯拉又加入智能手机领域,可以预见,在未来,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极有可能整合成一个新的智能硬件行业,这可能是一个3万亿美元的市场机遇。

这就是融合的力量。

过去十年,我们经历了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和全球合作,未来十年,我国将会在数据驱动、人口老龄化、自主创新和后疫情影响的大趋势下创造新的机会红利。

阿玛拉定律提出,人们总是倾向高估新技术的短期影响,而低估其长期影响。

在展望2030年的时候,我们将后疫情时代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变暖,人口老龄化,中美竞争等宏观因素和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结合在一起,尽可能贴近可能被低估的未来,挖掘这世界变革的关键发展红利。

接下来,就让我们从目前可预见的四大趋势中洞见多技术融合的力量。

可预见趋势一:碳中和全球共识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2030 实现碳达峰,2050-2060实现碳中和”已经成为了全球各国政府的共识,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 联合国大会 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碳中和、碳达峰”的双重目标指引下,有两大产业已经得到加速发展,并将以融合的态势呈现指数级爆发。

产业一:智能汽车

当年坚定地进行燃油车排号的人们,很难想到新能源汽车就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发展到今天这种普及的程度,包括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普及,尽管问题也很多,但已经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这其中,碳积分、碳税等政策的出台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作为全球主要的汽车消耗大国,中美欧都先后颁布了针对碳中和的政策,我国政府在2017年首次颁布了双积分政策,即“平均燃油消耗量积分+新能源汽车积分”,政府将对乘用车企业进行积分核算管理,这大大促进了车企积极转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战略,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总量20%左右,203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将达 50%以上。

同时,汽车的电动化,大幅简化了汽车的结构,燃油发动机等过去的核心零部件被电池、电机、电控取代,MCU取代人工智能芯片走向域控制器,支持智能驾驶功能,这一趋势也将直接促发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普及。

除此之外,车用半导体、汽车传感器、智能座舱、车联网以及相关软硬件算法和服务也将迎来未来十年的黄金发展机遇。

产业二:可再生能源

在碳达峰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赛道的发展成为必然,我们可以分成两个不同的方向来看。

第一,可以避免的碳排放。即使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量,近几年,由于全产业链集成制造的快速迭代,也有力地推动了风电、光伏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这为减少碳排放提供了有利条件,比如,我国的光伏发电技术就曾多次刷新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除此之外,水电、核电等绿色/清洁能源相关行业也将得到高速发展,但是由于清洁能源存在供电时间错配的问题,因此储能技术也将成为重要发展赛道。

第二,不可避免的碳排放。对于生活生产过程中那些不可避免的碳排放,更需要的是促进碳中和的技术,目前阶段,CCUS碳捕捉、利用与封存技术可有效缓解温室效应。

可预见趋势二:元宇宙

元宇宙的风已经不需要再吹了,现在各大品牌已经纷纷入驻元宇宙拿地了,这个被称为跟物理世界平行且交织的数字世界,在未来的几年里,都将成为全球互联网巨头重仓的赛道。元宇宙相对于目前的虚拟世界来说,更强调的是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完全沉浸感,这恰恰符合后疫情时代主流的人际社交趋势,即线上零差异化沟通,带来更真实的社交体验。

产业一:AR/VR、脑机接口

毋庸置疑,元宇宙的构建,最直观的技术就是AR/VR和脑机接口,可穿戴设备让虚拟世界变得更加真实,可以想象一下《三体》游戏中的V装具,由一个全视角显示头盔和一套感应服构成,可以模拟游戏中遭受的力学反馈体验和温度变化体验,让穿戴者能够真正“置身其中”,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虚拟场景构建叙述的能力了,创造一个好的内容场景,是“身临其境”的关键。

进入元宇宙世界,比可穿戴设备更“高阶”的技术就是脑机接口了,它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接入元宇宙世界中。相比于可穿戴,马斯克更看好脑子接口,前段时间,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已经研发出了“脑后接管”的新技术,通过将芯片植入大脑,就能读取大脑发出的信号,同时通过无线方式与设备产生联系,那么人们就可以轻松实现用意念控制物体移动的愿望了。

产业二:5G

5G,从狭义的角度直观感受就是网速变快了,放到更大的尺度来看,它所提供的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信息传输能力,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也可以说如果没有5G,那么像高清视频等增强型移动宽带类型的应用,像智慧城市、元宇宙、数字孪生这样的海量物联网系列应用,远程驾驶、远程医疗、远程办公这类高可靠低时延的通信类应用,都将成为幻影。

另一方面,突破中心化服务限制的边缘计算,正在从5G的另一个角度解决着网络服务效率低的问题,这些技术都将加速以网络为基础的产业实现高速发展。

产业三:人工智能

就在前几天,李彦宏在希壤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表示:五年内要培养500万AI人才,没错,AI在未来世界中将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这个经历了70 年波动式发展的技术,经过深度学习技术突破、半导体行业技术和商业模式突破,以及 AlphaGo 人机博弈等事件,终于从专业的技术理论落实到了产业中来,目前,AI技术在自动驾驶,手术机器人、人脸识别、AI教育等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产业四:区块链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区块链逐渐从数字货币领域走向产业结合的舞台上来,自2019年,区块链技术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国各地政府积极出台区块链相关政策,使区块链技术得到在中国环境下的特殊发展模式,与产业紧密结合并快速落地。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发展大背景下,区块链成为构建信任社会的基石。

纵览近几年区块链的应用落地,主要分为三大模式:

第一,链上存证类,是在区块链基本特性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应用包括供应链金融、司法存证、数字版权保护等;

第二,链上协同类,由多个节点组成的区块链联盟,需要协同管理多个参与方,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安全共享,成熟的应用包括政务治理、供应链管理、医同体平台、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等;

第三,链上价值传递,数字产业化后,数据具备了交易价值,提升了全球流动性,比较成熟的应用包括仓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跨境支付等。

另一方面,随着以太坊公链2.0版本的上线,Layer2的开发,以太坊的安全性、便利性和应用丰富性得到不断拓展,将成为重要资产载体。Defi和NFT将作为价值互联网经济价值体系的构建基础得到长足发展。

可预见趋势三:人口老龄化

随着三胎政策的颁布,人口老龄化再次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从上世界90年代开始,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就已加快,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18.70%。我国政府在“十四五”时期强调继续系统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积极落实三孩政策、推动养老金制度改革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有效的制度机制。

产业一:医疗科技

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患者增加、健康意识提升等因素促使医疗消费大幅增长,而我国医疗最大的痛点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医疗需求,近二十年,随着互联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数据积累和深度学习算法进步使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发挥作用。依靠深度学习技术,目前我们已经建立在语音识别,视觉识别,目标检测等诸多方向的较好实践结果,在医疗影像、辅助诊断、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疾病风险预测、医院管理等领域得到充分应用。

可预见趋势四:自主创新

根据 IMF 预测,到 2026 年,中国在 GDP 上与美国差距有望缩小至 12.8%,中美竞争预计成为新常态,原来依赖美国供应链的产业国产化将成为主要趋势,其中半导体、基础软件等环节的短板和基础领域的创新将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主要方向。

产业一:半导体国产化

半导体产业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发展与全球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目前,半导体产业链中涉及材料、设备、制造等环节的头部企业大都来自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2018年以来,美国商务部将多家中国知名科技企业及实体列入“实体清单”,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中美摩擦的大背景下,半导体国产化势在必行,我国政府近年来不断出台半导体相关支持政策,以推动国内半导体产业高速发展。

在“十四五”规划刚要中,就已提出:攻关集成电路领域:集成电路设计工具、重点装备和高纯靶材等关键材料研发;集成电路先进工艺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微机电系统(MEMS)等特色工艺突破;先进存储技术升级,碳化硅、氮化镓等宽禁带半导体发展。

产业二:软件国产化

中国信息产业领域长期受制于人,想要构建一个健康的国产软件生态,不仅要有国产芯片、国产操作系统还要有国产数据库,而且还需要大量第三方应用和服务去适配。在中美摩擦的大背景下以及“一带一路”的政策指引下,软件国产化成为必然,中国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走出去成为未来。

2019年中国软件行业市场规模约达7.28亿元,到2025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5.66亿元。随着数据成为生产要素其价值的战略性提升,公共数据的开放将成为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攻克方向,将在智慧城市、乡村振兴、信用社会建立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未来软件贸易将作为数字贸易的主要形式,加速推进全球经济增长。

产业三:商业航天

2015年才起步的中国商业航天,尽管处于发展初期,但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在各地政府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商业航天成为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山东烟台启动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以运载火箭海上发射为牵引,打造商业航天高科技产业集群,规划总投资230亿元人民币;海南拟依托自贸港优势,发展商业航天产业,并推动海南文昌建设成中国乃至全球的商业航天高地等。

据未来宇航研究院统计,目前,国内活跃的商业航天企业数量超过300家。星箭发射一体化、产业化聚集逐渐成为趋势,头部企业愈发突出,2020年,星际荣耀公司完成了12亿B轮融资。

在《未来呼啸而来》一书中,作者将指数级技术的增长划分了6个阶段,简称“6D”:

1. 数字化(digitalization)

2.欺骗性(deception)

3. 颠覆性(disruption)

4. 非货币化(demonetization)

5. 非物质化(dematerialization)

6. 大众化(democratization)

尽管全球范围内大部分技术仍处在第一个D的数字化阶段,但是在一些领域,已经进入到第二个D欺骗性阶段,比如,元宇宙,炒作、博眼球、饱受争议,圈钱割韭菜成为当下人们对元宇宙的普遍共识,而当多个技术发展到某个阶段相遇时,将势不可挡地发生颠覆性的变革。

在未来,健康是可计算的、种植是可预测的、肉是可打印的、家是可对话的、城市是可数字治理的,四年前的热门专业很可能一毕业就失业了,飞速,飞速,飞速,这个世界正在用我们难以理解的速度加速启航。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青年投资家俱乐部”(ID:TheYoungInvestorClub),作者:喳米

本文来源:青年投资家俱乐部 原文作者:喳米 责任编辑:yuele
声明:奔跑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快来评论吧

相关新闻

Meme 造富热潮加持,2024年的公链之争,SOL能颠覆ETH吗?

2024-03-29 15:31
公链杀手还是FOMO情绪使然?>
奔跑财经 61766

加密世界探索:破顶的比特币还是否需要从ETN中获益?

2024-03-13 14:50
英国致力于将加密货币纳入监管框架,ETN可为监管提供实践案例参考。全球加密市场态度逐渐积极,但监管政策进步也至关重要。>
奔跑财经 81147

以太坊升级前瞻:颠覆高Gas费现状?Dencun提案要点全解析!

2024-03-08 19:18
本次升级对于以太坊生态意义非凡,是继Shapella升级后,又一重要的发展节点。>
奔跑财经 87361